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发起,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湖北民族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十所高校参与的第三届湖北省地理联合实习圆满结束。我院代侦勇、钟赛香老师带领我院2017级地理科学基地班的罗东辉、张今、李欣琰、徐昕、杨越之同学参加了本次实习。本届湖北省地理联合实习从2019年7月12日开始,至2019年7月23日结束,历时12天,本次实习线路为:武汉-天门-襄阳-丹江口-郧县-神农架-大九湖-秭归。

图 1 第三届湖北省地理联合实习启动会合影留念
由地大主办的地理实习颇具地质特色,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锻炼了野外观察和分析地质地貌现象的能力,学习了判断岩石类型及成分、分析产状和成因、绘制地层剖面图以及野外记录簿的记录格式等等,练就了地理人必备的“地质思维”。

图 2 卧龙岗村东头出露地层 图 3 卧龙岗村东头出露地层垂直剖面图

图 4 郧阳区某地河流阶地示意图
晚间有各个学校的老师精心准备的学术讲座,涉及地学研究方法、城乡规划、旅游地理、健康地理、土壤、矿石、泥炭藓湿地等内容,我院代侦勇老师的《无人机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演讲精彩,用通俗的方式讲解了无人机的类型、结构、功能与应用,让没有接触过无人机的同学们也能理解,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报告后大家提问互动踊跃,现场气氛热烈。

图 5 我院代侦勇老师进行无人机应用的学术报告
为促进各校同学之间的交流,实习队伍分为8个小组,每组由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组成,小组成员每天一起行动学习、交流讨论,并在实习最后一天进行专题报告。我院的同学们和他们的小组就生态移民、流域水土保持、大坝选址等问题进行了展示,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图 6 第一小组同学利用餐后休息时间交流整理实习知识点

图 7 罗东辉同学所在小组的报告 图 8 徐昕同学所在小组的报告
行程及内容:
7月12日,启动仪式后,实习队参观了地大化石林和逸夫博物馆,随后乘车前往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察了石家河文明的考古发掘工作和古代文明的建城选址情况。

图 9 地大化石林的硅化木标本 图 10 考古工作者修复石家河遗址出土文物

图 11 石家河文明古城遗址合影
7月13日,上午参观了崔家营航电枢纽,引起大家注意的是“鱼道”的设置,由于大坝的拦截,中华鲟等鱼类的洄游受阻,无法到上游产卵,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崔家营水电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辟了全长480米的鱼道,方便鱼类洄游产卵,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崔家营水电站的鱼道设计是一个积极的尝试。下午抵达襄阳古城,随后参观襄阳古城墙,了解汉江古河道。

图 12:崔家营水电站的鱼道 图13 襄阳古城墙(部分)
7月14日,实习主要在丹江口市进行,上午参观南水北调工程博物馆、登丹江口大坝,了解丹江口大坝的生态效益、坝址的选择、大坝对生态环境及居民的影响,充分理解地理学与国家需求。尔后抵达农夫山泉丹江口基地,参观农夫山泉丹江口水库取水口、农夫山泉生产车间流程,参观农夫山泉取水口后,从实践中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午前往太极峡,观察峡谷地貌,并学会基于判断峡谷的形成原因。

图 14 参观南水北调工程展览馆 15 农夫山泉生产车间

图16 我院实践队在太极峡的合影
7月15日,郧县的行程包括卧龙岗移民新村和恐龙蛋国家地质公园,实习队了解了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其生活时代的环境特征,以及郧县恐龙蛋发掘、保护和研究现状。在卧龙岗新村,我院钟赛香老师讲解了移民相关的知识,湖北地区的移民以生态移民为主,通常是为了躲避地质灾害或保护生态环境。除了移民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移民者的文化融入也非常重要,如何安抚移民者的乡愁,构建、形成新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是搬迁工作需要认真考虑的。

图 17 恐龙蛋化石

图18 我校钟赛香老师讲解移民问题 图19 罗东辉和小组成员采访卧龙岗新村村民
7月16-19日在神农架林区和大九湖湿地,华中农业大学的陈家宙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土壤形成、类型和成分的知识,演示了野外采集土壤样本、测量土壤颜色、酸碱度的方法。地质大学黄咸雨老师和湖北大学李婷婷老师讲解了大九湖泥炭藓湿地的成因、功能、湿地植物种类及政府湿地生态保护和规划措施等内容。实习队伍实地观察了该区的岩溶地貌、土壤、植被和泥炭地,学习落水洞等典型的岩溶地貌的成因。7月17日下午暂别神农架,前往兴山县。

图 20 测量土壤剖面A、B层厚度 图 21 大九湖湿地

图 21 参观大九湖湿地博物馆
7月18日,参加兴山县委座谈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王绍强院长开展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百年蓝图的实践与探讨》的专题讲座。下午参观昭君村景区,随后返回神农架大九湖。
7月20日,离别神农架,前往巴东神农溪了解纤夫文化以及学习如何进行区域文化旅游规划。尔后抵达宜昌市秭归县。
7月21日-7月23日,联合实习的最后一站在宜昌市秭归实习基地,实习队主要考察链子崖和泗溪路线。在链子崖景区路线,观察崩塌、滑坡等典型重力地貌,深入了解新滩滑坡、链子崖危岩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形成原因,并就三峡地区的滑坡和崩塌工程治理进行系统总结。在泗溪路线,实习队观察莲沱组、南沱组和陡山沱组的岩性和地层接触关系,了解其沉积过程和岩相古地理背景,并就南方岩溶的典型发育特征进行系统总结。

图 22 秭归实习基地合影

图 23 链子崖危岩体

图 24 侯林春老师讲解岩溶地貌
此外,实习还考察了习家池、兴山昭君村、屈原故里泗溪生态旅游景区等旅游景点,思考了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景区的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对乡村脱贫、振兴的积极作用。
实习途中我校李欣琰和张今同学操作无人机,为大家拍下了不少珍贵的影像:

图 25 襄阳古城昭明台正射影像

图 26 无人机拍摄的太极峡俯瞰图

图 27 李欣琰、张今同学和代侦勇老师操作无人机为大家拍照
野外实习是我们地理人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手段,广域长距多点的地理联合实习线路加上众学者针对相同或不同对象从不同视角的分析与探讨给我们打开了地理学的扇扇窗口,同时启发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与机理,穿越现在看历史与未来。与你同行进,与你并思考,观察和思维的碰撞与逻辑建构,让我们的野外之行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