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
|
English
科研动态
汪的华/尹华意教授课题组在退役光伏组件清洁回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06-04     发布者:徐鹏         审核者:     浏览次数:

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替代化石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610GW(其中2023年新增量超过220GW),正式超过水电装机量(约420GW),成为全国装机量第二大电源形式。预计2030年全国装机量将达到1000GW以上,然而生产光伏组件的原材料将无法满足快速增加的装机量。此外,由于太阳能电池板有限的服役寿命(25-30年),随着未来退役太阳能电池板会逐年增加,如何绿色回收光伏组件成为实现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前回收光伏组件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传统回收工艺(如有机溶解、强酸溶出、萃取分离等)会产生大量二次污染。因此,退役光伏组件的高效回收工作尤其是有价金属银和硅的清洁、经济提取仍旧缺乏系统、环保的工艺路径,发展清洁高效回收退役光伏组件中的有价元素迫在眉睫。

1 退役光伏组件回收流程示意图


近年来,汪的华/尹华意研究团队聚焦太阳能板有价元素清洁、高效提取工作,发展了熔盐刻蚀法直接从报废的硅太阳能电池板中回收硅和银。该刻蚀工艺利用熔融盐的高腐蚀性,将硅片表面的SiNx、SiO2、Al2O3和Al通过自外向内的方向自发反应,从而直接将银从硅片中分离出来。此外,团队也发展了氧化、碱浸和电沉积方法回收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中的Cu、Pb、Sn和Al,整个工艺中不使用强腐蚀性和化学毒性的酸和有机试剂,实现了退役光伏组件中银、硅、铜、铅、锡和铝资源清洁回收,为光伏产业的闭环发展提供了新路径。该工作以“Recycling of silicon solar panels through a salt-etching approach(盐蚀法回收退役晶硅光伏板)”为题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自然可持续发展),武汉大学博士后高帅波为论文第一作者,武汉大学汪的华和尹华意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4-01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