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珞珈资源环境论坛”第十一讲举行,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与地图科学系Stephan Angsuesser博士作了题为“Cultures, Signs & Maps-Some results of my research at Wuhan University”的报告。
Stephan Angsuesser首先介绍了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课题,他通过对德国和中国的各20幅城市地图中的地图图标进行比较,发现德国与中国这两个不同文化的国家的地图在符号、色彩等众多方面都存在差异;随后他列举了众多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并对德国与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比较,认为文化的差异可能造成了地图符号、色彩等的区别;接着他就造成地图符号尺寸差异的原因,从地图比例、视觉敏感度、文字、沟通取向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1)小比例尺对符号尺寸的影响比大比例尺大;(2)视觉灵敏度的差异会对符号尺寸造成一定的影响;(3)更多的文化因素(如文字、沟通取向等)都对符号尺寸有一定的影响;(4)最小尺寸的建议普遍有效是值得怀疑的。最后他介绍了一项不同文化的人对地图中的图像感知差异的研究。他采用对64名捷克学生和69名中国学生进行线上读图测试的方法,对捷克和中国的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进行对比,阐释了欧洲学生与亚洲学生在图像感知上存在的相似与差异,并针对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探讨。
在交流互动环节,杜清运教授就国内外地图表达内容的差异与Stephan Angsuesser进行了讨论,其他师生也就自己的疑惑、思考与Stephan Angsuesser进行了探讨。通过该讲座中,不少同学对不同文化对地图表达内容差异的影响显示出较浓厚的兴趣。在温馨轻松的氛围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