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由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主编、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和武汉大学联合编制的“多规合一”后全国首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正式出版。
《图集》以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为引领,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为蓝本,基于全新的视角和设计理念,采用“资源环境现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生态空间布局→农牧空间布局→城镇空间布局”总分平行递进的主线进行结构组织,按照“现状→评价→规划→修复”顺序进行图幅内容编排。
《图集》作为一部融合科学性、前瞻性和实践性的知识产品,既是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艺术化呈现,也是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里程碑。《图集》封面以蓝色为主基调,寓意内蒙古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精神。《图集》的设计融现状图、评价图、规划图与信息图表、图文分析于一体,用多种地图形式多维度展现“三山两带十区,一核双星多点”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布局,及其“三山两带一弯多廊多点”生态空间格局、“六牧四农”农牧空间格局和“一核双星多节点”城镇空间格局。

《图集》整合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成果,设置资源环境基本现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生态空间布局规划、农牧空间布局规划、城镇空间布局规划五个图组,既反映内蒙古国土空间特征和发展趋势,又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荒漠化治理、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双碳”目标下的经济增长等成就,为后续的空间规划和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学术研究和公众科普提供了权威参考。
武汉大学南极中心庞小平教授牵头,学院程雄副教授等多位教师参加,集体带领研究生和本科生完成《图集》编制任务,学院杜清运教授、任福教授担任学术指导组成员。《图集》充分融合地理数据深度挖掘、信息可视化与科学可视化领域的前沿技术手段,实现了从“数据地图”向“信息地图”再到“知识地图”的重要跨越,全面展现了学院在地图学领域的综合实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图集》的出版为学院地理学科建设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践支撑,在优化学院地图集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形成显著的示范效应。
从《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集》到《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地图集》,学院持续参与编制具有行业引领价值的地图集创新成果,充分彰显了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背景下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担当与地图学学术贡献。未来,学院将继续聚焦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智能地图制图等领域,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前沿技术创新为科研目标,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加强地图制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学院在地理学科的专业服务能力与学术引领作用。
相关报道:
https://zrzy.nmg.gov.cn/xwdt/zxdt/202504/t20250425_2712577.html
https://sres.whu.edu.cn/info/3761/316301.htm
王浩同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