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全国科普月活动走进百年名校——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为800余位高中生带来第69期“红石讲堂”。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珞珈杰出学者、博士生导师杜清运以“地理信息与自动驾驶”为主题,为高一学生开启了一趟探索未来科技的旅程。本次活动由实验中学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主任田甜主持,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合作处二级调研员刘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常务副主任任福、学工办副主任梅菲等嘉宾参与。

图 1 讲座现场
“1854年,约翰·斯诺通过地图分析伦敦霍乱疫情,开创了空间分析的先河。而今天,地理信息系统已能处理海量空间数据,成为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甚至自动驾驶的‘智慧眼睛’。”杜清运教授从历史讲起,逐步引导学生走进地理信息科技的世界。

图 2 杜清运教授讲解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史
在讲座中,杜清运教授系统梳理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脉络:从早期概念亮相,到国内首台自动驾驶汽车问世,再到谷歌等企业依托时空数据推动技术迭代,行业已进入多元竞争、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他特别指出,高精度地图作为自动驾驶的“核心导航”,具备要素全面、实时更新、机器可读等特点,是多学科融合的尖端成果。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实践方面,杜清运教授介绍了我国正在推进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该体系通过多源数据协同(如影像、三维构图等)模拟“人眼”功能,不仅大幅提升行车安全性,还有效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防止技术外泄。目前,国家正依托5G网络优势,在全国多地开展广泛试点,推动这一创新模式走向实用。

图 3 学生仔细聆听讲座
“自动驾驶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安全、伦理与社会接受度。”面对学生“如何正确看待技术风险”的提问,杜清运回应,新技术在推广初期遇到挑战是正常现象,需理性看待其阶段性局限,同时加强监管与安全意识教育。

图 4 学生针对技术风险问题进行提问
此次科普讲座不仅揭开了自动驾驶的神秘面纱,更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思维的种子。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田甜表示:“‘红石讲堂’持续引入顶尖学者,希望帮助学子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点,拓宽视野,迎接智能创新的未来。”
随着5G技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在我国加速试点,地理信息与自动驾驶正深入赋能城市出行、物流配送、农业管理等众多领域。杜清运展望,国家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相关技术走向国际,而年轻一代的探索与思考,正是未来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
据悉,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创办于1920年,是湖北最早以“实验”命名的百年名校,是我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级示范高中。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武汉市四星级智慧校园、武汉市首批普通高中领航学校。